發表文章

目前顯示的是 4月, 2023的文章

【星戰正史】:超越過去反派索龍之格局,正史目前最成功的宇宙塑造

圖片
 (註: 此文撰寫時間為2020九月) 前言 不論是正史還是傳奇的星戰擴展宇宙,「索龍/ Thrawn 」這個人氣角色都有相當的存在感與影響力,繼《正史索龍三部曲》完結後,九月新出版熱騰騰的正史索龍「前傳」小說三部曲第一本《索龍尊權:混沌崛起/Thrawn Ascendency》,小編興奮拜讀後有了標題的結論。 (註:以下統稱傳奇《索龍三部曲》爲LT,正史《索龍三部曲》爲CT,新的《尊權三部曲》爲AT。LT包含的是《Heir to the Empire》《Dark Force Rising》《The Last Command》,CT包含的是《Thrawn》《Thrawn: Alliances》《Thrawn: Treason》,AT 包含的是 《Chaos Rising》《Greater Good》《Lesser Evil》 ) 9 0年代初期,當年傳奇經典的L T 好比強心劑一般,重振復興了當時的擴展宇宙企業,後續延伸的小說系列深廣,從遇戰瘋戰爭的《新絕地組織》到最後《絕地宿命》等小說系列少說也有將近三十餘本的小說,傳奇星戰「後傳」奠定了自己獨樹一格的科幻宇宙和歷史。 索龍元帥在傳奇中主要出現於經典的 LT 小說、些許短篇故事集《星戰冒險日誌》、一兩個青少年讀物還有老電玩遊戲中,後續的《索龍之手》還有其他數以百計的漫畫、小說、廣播劇等都是「提及」索龍或是他的作為與影響,實質上傳奇索龍真的有「現身」的擴展宇作品其實篇幅量不大。 反觀正史索龍,目前已經有六本「以他為主角/中心」的小說,額外更有最早在《反抗軍起義》動畫兩季的戲份(雖然這裡索龍的品質好壞有待討論),除了動畫以外的正史作品,索龍都不再是以一個「反派」的角度被呈現,也因為小說媒介的特性,可以擺脫兒童取向動畫系列的限制,經過六本小說的塑造,小編可以大膽且自信地說:「就單純角色來說,正史索龍>>傳奇索龍」? 就聽我解釋解釋。 文章分析 1.敘事視角和故事篇幅 首先,我在之前文章中提過,LT 索龍最大的特色就在於索龍永遠都是一個「第三人稱」的反派,我們讀者永遠都是以配角或其他角色的第一人稱視角來觀察索龍,或與他互動對話,並沒有直接用索龍個人內心視角經歷過故事。 這一方面是為了讓「反派」的計畫跟動機能夠隱藏,以製造危機、懸疑還有索龍經典的過人天才謀略,讀者是跟著旁人一起來試圖解開索龍元帥策劃的帝國反攻

【星戰正史至盛共和】:小說《絕地之光》統整宇宙建構設定重點

圖片
(註: 此文撰寫時間為2021初)   -前言 正史星戰發展《至盛共和》也兩年之有了!目前主力作品以小說為首、漫畫為輔,之後發展甚至有潛力發展至電玩、影集和電影,官方公布有三階段的至盛共和故事,現在的作品發行在第一階段已經完成,第二階段持續中。 第一本主線故事小說《絕地之光/Light of the Jedi》是第一階段首波發行的核心作品,也幫後續漫畫和小說開啟了這個「新」時代的獨特設定與風格,奠定後續星戰宇宙在此至盛時期重要的劇情與宇宙建構。 至盛共和時間點是232BBY (電影第四部曲前233年),是一個銀河共和力量全盛時期,古代西斯帝國的戰爭已經走入歷史,銀河太平之際絕地組織更是興盛,絕地人數眾多,絕地的文化與社會習俗(如穿著)都和我們觀眾平常認知不同,更是堂皇富麗、更是精美典雅,奇幻風格貫徹銀河各個角落,和過去前傳時代重工業化風格相差甚遠。 目前小說以發行了主線《絕地之光》、支線《勇氣試煉》和《歷入黑暗》等小說,漫畫主刊《星戰至盛共和》發行兩期、支線《至盛共和冒險》也上線一期,在年中也會有新的一波漫畫和小說上市,其中有小說《離出暗影》、漫畫《聖殿頂峰的怪物》《平衡之邊》和童書《競逐至破點之塔》;這些故事的起始點都會是《絕地之光》中所發生的關鍵事件「大災難/the Great Disaster」,嚴重影響了後續至盛共和時期銀河歷史的發展,至盛共和主要三階段主線也會是在講述一個全新反派勢力「虛無眾/The Nihils」崛起威脅絕地與共和的衝突。 本篇統整小編覺得重點的至盛共和特色,並且稍微劇透一下「大災難」的內容,希望大家可以初步瞭解一下正史至盛共和時代,至于小編對於至盛共和初步的評價、分析與觀察就留到後續文章討論。 -大災難的真相 銀河外環星系仍處於一個初步開發階段,銀河共和正在計劃設立「星光太空站」來加速共和擴張「拓荒」進入外環星系中,一艘載送九千多人的老運輸船 Legacy Run 在超空間中突如其來地偵測到前方出現了理論上不可能出現的障礙物,接近光速的速度應是閃躲,Legacy Run 禁不起壓力而被撕裂粉碎。 在外環星系重要的農業星系 Hetzal 突然偵測到未經允許便超空間跳躍進入星系的異物,數以千計的「異物」從各種不是正常超空間軌道條約區域的向量進入星系,以近光速的速度前進,即使再小的質量只要撞上星系中的星球,上面的居民必死無疑,農業經濟維生

【星戰「淺」正史】:《視界Visions》雜談+評論

圖片
(註: 本文撰寫時間為 2022 年二月)   1.  《視界》之於星戰 《星際大戰:視界》是繼《曼德羅人》兩季的商業成功後,迪士尼星戰在串流平台Disney+ 上所推出的動畫影集,《視界》以單集短篇故事輯,第一季前後9集,由七個不同的日本動畫製作公司擔當,最初標榜了要「以世界最棒的動畫製作者的視野來看星戰宇宙」並且「帶來絕讚視界,提供全新多元多樣文化視角的星戰」。 迪士尼官方在宣布此作品的時候,就確定地表明這些短篇故事不會是星戰正史時間中的內容,它因此存在於一種「淺」正史的狀態,不像是其他短篇故事輯小說如《Star Wars: Myths and Fables/星戰:傳說與預言》或《暗黑傳奇/Dark Legends》甚至是《From a Certain Point of View》系列講述的故事是概念上在星戰正史宏觀時間線連貫性中(以傳言或純粹可能性存在),《視界》開拓的「星戰」是完全拋棄任何眾所認知的星戰宇宙建構,毫無顧忌地把玩星戰元素與風格。 (過去傳奇2005年黑馬漫畫所出版的概念短篇故事合集《星戰:遠見者/Star Wars Visionaries》取名與 Visions 雷同,而且也以不拘謹連貫性的想像在編撰,但也是大致上遵守主要星戰宇宙的設定與時間性。) 沒有了任何連貫性的拘束,《視界》剛開始公佈時,小編便覺得它的潛力無限,但同時也有著小小的隱憂。 回想到網飛之前熱紅的科幻短篇故事輯《愛·死亡&機器人》,兩季整體來說算是很棒的科幻作品輯,但不同製作室負責的集數在劇本品質還有故事內涵上就更因為「短片」的性質,拉開了相當大的差距,這也是為什麼這種類型的影集總是產出了特別多「集數排名」的文章和影片。 用《愛·死亡&機器人》例子的話,就可以在一季的集數中,找到特別有哲學探討意義、劇情豐富、角色迷人、句詞文筆和畫面美術編排奧妙的深厚故事,同時也有無腦、純好玩看、畫面帥的簡單輕品,只是總歸它們仍有強烈的「主題性」連結,探討生死、人性(愛)還有科技之於前兩者的關係。 《視界》的製作方針,從一開始就沒有任何篤定的方向或主題,放開讓公司自由發揮,這同時可以是個優點⋯ 也可能會是缺點,並不是每個娛樂作品都需要多堂皇有深度,但缺乏「主題」而只強調了要揮灑「星戰風格」,讓小編在來回看《視界》數遍之後,總有個「這些故事想說些什麼?」的問題。 2. 創新視野還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