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戰「淺」正史】:《視界Visions》雜談+評論
(註: 本文撰寫時間為 2022 年二月)
1. 《視界》之於星戰
《星際大戰:視界》是繼《曼德羅人》兩季的商業成功後,迪士尼星戰在串流平台Disney+ 上所推出的動畫影集,《視界》以單集短篇故事輯,第一季前後9集,由七個不同的日本動畫製作公司擔當,最初標榜了要「以世界最棒的動畫製作者的視野來看星戰宇宙」並且「帶來絕讚視界,提供全新多元多樣文化視角的星戰」。
迪士尼官方在宣布此作品的時候,就確定地表明這些短篇故事不會是星戰正史時間中的內容,它因此存在於一種「淺」正史的狀態,不像是其他短篇故事輯小說如《Star Wars: Myths and Fables/星戰:傳說與預言》或《暗黑傳奇/Dark Legends》甚至是《From a Certain Point of View》系列講述的故事是概念上在星戰正史宏觀時間線連貫性中(以傳言或純粹可能性存在),《視界》開拓的「星戰」是完全拋棄任何眾所認知的星戰宇宙建構,毫無顧忌地把玩星戰元素與風格。
(過去傳奇2005年黑馬漫畫所出版的概念短篇故事合集《星戰:遠見者/Star Wars Visionaries》取名與 Visions 雷同,而且也以不拘謹連貫性的想像在編撰,但也是大致上遵守主要星戰宇宙的設定與時間性。)
沒有了任何連貫性的拘束,《視界》剛開始公佈時,小編便覺得它的潛力無限,但同時也有著小小的隱憂。
回想到網飛之前熱紅的科幻短篇故事輯《愛·死亡&機器人》,兩季整體來說算是很棒的科幻作品輯,但不同製作室負責的集數在劇本品質還有故事內涵上就更因為「短片」的性質,拉開了相當大的差距,這也是為什麼這種類型的影集總是產出了特別多「集數排名」的文章和影片。
用《愛·死亡&機器人》例子的話,就可以在一季的集數中,找到特別有哲學探討意義、劇情豐富、角色迷人、句詞文筆和畫面美術編排奧妙的深厚故事,同時也有無腦、純好玩看、畫面帥的簡單輕品,只是總歸它們仍有強烈的「主題性」連結,探討生死、人性(愛)還有科技之於前兩者的關係。
《視界》的製作方針,從一開始就沒有任何篤定的方向或主題,放開讓公司自由發揮,這同時可以是個優點⋯ 也可能會是缺點,並不是每個娛樂作品都需要多堂皇有深度,但缺乏「主題」而只強調了要揮灑「星戰風格」,讓小編在來回看《視界》數遍之後,總有個「這些故事想說些什麼?」的問題。
2. 創新視野還是無新意之華麗?
可能也是因為《視界》取材與格式造成了它整體沒有多少焦點的問題,單集寫角色更是功力相差甚遠,要是小編要排名集數的喜好優劣,大概會變成有幾個是優質、其他都會歸類在「好喔看過就沒必要重看」的空虛作品。
它全部9集中,大概只有四集是我覺得有達到影集廣告的「帶給我新的星戰視界」,而不是光有浩大場面光炫瀰漫的煙火秀而已, It's Star Wars Visions... not Star Wars Spectacles。
我在審視對於《視界》的廣泛觀眾輿論意見時,也發現其實沒有任何歷史地位,單純繼承了星戰「風格」的《視界》在龐大的星戰客群裡引起不了太大的迴響,台灣的討論寥寥數計,國外也是很快就被波巴費特之書蓋過去。
在認真討論到平台、還有種種的排名集數表,都可以發現對於《視界》集數品質優劣的觀點比以往像《愛·死亡與機器人》要來的多很多,通常這種影集的優良集數多少會有個共識,但是《視界》似乎有辦法用不同集數與不同人共鳴,導致有些排行榜幾乎快要顛倒排序。
我的意見也不外乎是以我自己的角度去看,加上了我有認真搭配配套小說《浪人》來看,第一集《決鬥》總是會比其他的集數有更多的背景內涵,不免會跟其他人不同。
Anthology 系列有好有壞很正常,小編就在此先列出我對於集數的喜好分類與原因,以下再做出更多的討論吧,只是單就比例來說,還真是有點平均分配到尷尬笑。
~激發我去想像新「視界」的可能(上)
-《決鬥/The Duel》
-《村莊新娘/The Village Bride》
-《第九絕地/The Ninth Jedi》
~劇情角色還工整,可惜沒有新視界之感(中)
-《羅布與蝴蝶/Lop and Ochō》
-《長者/The Elder》
-《赤霧/Akakiri》
~平凡無奇可省略不看(下)
-《塔圖因狂想曲/Tatooine Rhapsody》
-《T0-B1》
-《雙胞胎/The Twins》
3. 我看到的星戰視界
短片要營造一個「視界」,最難做到的就是建造一個引人廣泛遐想同時,更要顧及不缺乏一定量的宇宙建構來讓人作為想像方向的基礎。
我列為下等的三部作品,就是完全缺乏了能給我視界的內容,他們畫面酷炫(雙胞胎)、風格獨特(狂想曲),但是我看完之後並不會有任何想像,《雙胞胎》style over substance 的編排令我難以在乎任何宇宙建構,《塔圖因狂想曲》輕品劇情後就沒有然後了⋯ 我不打算花太多篇幅講,我不太推,無聊的話可以配飯看看。
中等作品是處於一個我覺得可惜沒有更好的狀態,《長者》的故事精簡獨立,非常像是一個歐比王與魁剛師徒故事的一個小任務(類似《絕地徒弟》青年讀物系列),抑或是一個短篇漫畫很經典的星戰絕地師徒故事,裡面些許探討力量、生命與存在目地的內容,但除了回味隱喻內涵外,他在宇宙創建還有角色上都相當的薄弱,只是基本星戰的內容而已。
《羅布與蝴蝶》還有《赤霧》兩個對我來說問題類似,兩者在故事「概念上」都相當有意思,家庭價值紛爭還有流浪武士要救贖失喪的國度,可惜在執行上,兩者除了對我來說些許畫面取重過於角色和劇情,更有點落入老梗區域的走向。
《赤霧》最後想玩的像是安納金翻版,我個人覺得需要更多的畫面編排才有足夠的張力,不然反而顯得唐突混亂,令人困惑。
《羅布與蝴蝶》一開始有稍微展現出當地風情,可是後續為了主要劇情,我們卻沒有看到帝國真的在主角們要保護的「家園」之影響與變化,只有對話透露這種重要訊息我覺得不太夠。
最後我覺得兩者也沒有做到讓我看到新星戰想像,沒錯兩者都以獨特方式融入日本風格還有呈現手法,但是在營造這個新視野的宇宙建構時,仍是不夠量,不會特別令我想看更多來自這個獨特星戰視界的內容。
4. 星戰視界「能」是什麼
-《村莊新娘》
在某種程度上,這集跟《長者》有著類似的切合星戰本體宇宙的微小格局,很多宏觀的設定跟宇宙發展都沒有任何的著墨,這兩個故事都很容易可以成為正統星戰宇宙的一部分沒有問題,但是《村莊新娘》做對了《長者》不足的地方。
它確實地聚焦了主角角色與一個新環境的特色與文化,一個簡單明瞭的故事:隱姓埋名的絕地學徒、在66密令中失去了師父(這類型故事還真不少)後必須在迫害自己的帝國銀河中找到新的自己身為絕地的身分、原力和生命的目標、意義與價值。
《村莊新娘》懂得善用它精細的短篇格局,把重點擺在介紹的新世界(即便非常區域性)以及那個世界中的人,在這樣的過程中結合文化道出原力方面的生命哲學,主角F也許沒有多少明顯的角色風采,可是她絕大部分處於壓抑自我的狀態,故事重點就是她從當地人們學到要重新開始做自己,不再否認自己身為絕地的一部分。
即便宏觀的宇宙來說,本集沒有說有多少的創舉,只是看到如此精美的小故事,襯托推出了F這個新角色,小編不禁得好奇她在星戰世界的未來會如何,她在這集的故事好像只是個開始,後續帝國是否會追討她?如今無法坐視不管、積極貫徹絕地道德的她⋯後續的冒險又會如何?她是否會主動協助尚未成形的反抗軍?還是她會集或找到其他流喪的絕地們?
就像Cal Kestis、Kanan Jarrus、Ahsoka 還有更多傳奇短篇故事的角色案例,活過66密令的絕地角色後續算是一個經典且充滿發展空間的題材,而《村莊新娘》就是這類型故事完美的楷模,也展現出星戰宇宙一個小角落,能夠同時獨特又與原力等元素主題結合,如此引人入勝的魅力。
-《第九絕地》
老實說這其實我在這三集(上)等集數中我最無感的一集,它的動畫風格給我些許童年90-2000年代的日本動畫感,可惜我對於日系的研究不深,想不出一個確切的案例,但是光是那個老機器人泡茶的小細節就足以給我滿滿的懷舊風。
在懷舊之餘,第九絕地是建立了僅次《決鬥》之後最引小編遐想好奇的宇宙建構,它不僅帶入了老星戰取消的「光劍顏色即時反應使用者心境」設定,更是有了幾項關鍵性的大格局設定翻轉,像是光劍鑄造的技術失喪、絕地流亡於大量西斯的世代、絕地接觸黑暗面的一線之隔跨過返回是可被接受⋯ 等改變,皆有浩大故事潛力。
女主角Kara服飾設計還有顏色搭配在其他所有場景中產生強烈對比(粉色之於其他土色系還有藍黑色),整體畫面上協和融洽看起來就很舒服,反觀同樣走寫實路線風格的《長者》在配色上與美術上,都過於傳統星戰到我覺得它不屬於「視界」之系列。
本集最大的問題莫過於它過多的角色,當然有好一部分的「九個絕地」都只是來最後打戲的分配,可是重要的四個英雄主角,到結束時只有女主有任何實際的角色風味,我反而覺得這集是被時間限制欉康最嚴重的一集,只有空間長顯一個角色的風采,不然其他主角群我都還蠻想認識。
-《決鬥》
雖然說這個評價是加上有配套小說《浪人》內容的結果,小編當初也是先看完集數兩三遍後,才踏入小說的世界,如果單就這集來論,小編依然會把他擺在《視界》第一季中之最。
首先,《決鬥》的武戲是我覺得整體設計上最好看的一齣,也是我心中最符合「光劍決鬥」本質的戰鬥,它不只是兩個能量兵器的碰撞,更是兩個角色拿著生命衝突交流的意志對立,從決鬥開始前⋯
我們就有先開始認識到主角「浪人」的態度跟猶豫,他並不是為了拯救村民而挺身而出,他是待到女西斯亮出了她的紅色光劍傘,才漫步走到了槍戰場,毫不掩飾他在這陣騷亂中唯一的專注就是這場「決鬥」,這一整段戰鬥前的醞釀,展現浪人的老練還有意圖不單純。
快速交戰中,從一開始就可以看出浪人經驗老道並不會執意用力量正面衝突,先是用雜物干擾、再來更在處於劣勢時利用對手的年輕力盛好戰的缺點⋯ 狡詐用藏在劍柄內的備用工具背刺戰勝,充分貫徹浪人這個角色身為西斯戰鬥的不同,先前女西斯罵浪人戰術是懦夫的行為,更格外透露在這個宇宙的絕地,在戰鬥上是像是正統武士般講求絕對性的榮譽(傳統星戰是道德上的榮譽而不是絕對)。
最後一幕,浪人取出了女西斯的光劍的水晶,原本要納入他袍中的收藏,他想了想卻交付村長兒子,告訴他照顧好水晶,水晶的靈性會庇佑村莊,又進一步告訴觀眾,這個世界的原力跟傳統星戰相差甚遠,而且浪人的背景更不單純:一個到處獵殺其他西斯的西斯到底有什麼動機如此這樣做?從女西斯的反應我們也得知,絕地通常不會出現在這種小村莊,可反推絕地他們是較開發興盛城市才會活躍行動的組織。
光是短短的一集決鬥,武戲站集數大部分的時間,卻能夠做到如此多宇宙設定的開創與角色營造,就完美證明小編說過:「打戲永遠不能作為劇情與角色寫差的藉口」因為武戲就是劇情的一部分,戰鬥中的決定、選擇與行為都是角色營造重要的一環,戰鬥中的對話(行為上的也算)更可以自然帶出宇宙建構重要的資訊,從《決鬥》中就看出星戰元素由構思構想地結合日本武士電影風格(或其他風格)可以是多麼的耐人尋味。
5. 結語
到這邊文章影集長到八成的讀者不會看完了,我原本還想接續談論《浪人》小說內容的,最後評估還是分開來自己獨立一篇較妥當。
星戰《視界》總結來說,是場有趣的試驗,在評論開始我就必須先定義好我的出發點,在一個缺乏主題性的自由創作輯中,這是個蠻容易產生爭議的功課,但縱貫各界評論,各種出發點結論都是好壞參半。
有些人看《浪人》看到的是部庸作,有些人特愛《赤霧》的呈現手法,各取所好也許才是視界的本意?那就更需要回到永遠沒有定論的「星戰魂」為何之爭,照視界的呈現,我拒絕相信星戰只剩下「元素風格」與其特定美術,對小編來說星戰從來就不是侷限於特定角色、形式、或「味道」,看過上百本星戰小說後還說得出有一種單一的星戰味完全是妄然,星戰是被他的角色定義的,角色定義了宇宙還有原力的設定,要結合西部、日本還是中國武俠風格都可以,因為星戰元素說到底是解構後的神話重述。
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