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戰之魂】:探索科幻系列精神,從星艦論什麼才是「星戰味」
「忒修斯之船」探討的是一個人、事、物的身分本質,假如說今天一艘船出航遠征,路途中因為損壞或升級等不同因素,船上的每一個木板、每一個零件都被用新的材料所替代,那這艘船還是同一艘船嗎?
就像是人類身體上下所有細胞7-10年內會全部被替換掉,現在的你跟10年前的你在組成上是完全不同的,那你還是你嗎?
換句話說,一個科幻作品,在它建立起了屬於自己的風格、故事、宇宙設定與架構後,有多少東西能被汰換掉,直到它不能再被視為同一個作品IP呢?
— 前言 —
至今能觀察到的惡劣情況已經到,只要稍微提到對某IP作品有評論(不論好壞)就必須面對別人的人品攻擊,被質疑身為粉絲的真誠或身分(阿你就是⋯ 黑、為了罵而罵、雞蛋裏挑骨頭、只是想 shit on things),以偏概全地貼上完全沒有相關的標籤(你不喜歡曼德羅人影集?你一定是後傳粉! 你覺得這個影集的主題曲記憶點很低?你一定是腦殘黑粉),最後就儼然變成意見分歧的粉絲群再也無法溝通,更無法良性交流。
所以小編來來回回掙扎思索要怎麼寫這篇文,最後放棄了好一段時間,是因為從看Star Trek星艦迷航的角度思考同一個問題時,逐漸有了我覺得適合分享的論述,就暫且聽小編扯點科幻五四三吧~ 透過比較星戰與星艦來更佳了解什麼才是「星戰味」。
— 傳統星艦精神:一個清楚指標 —
Gene Roddenberry |
“Humans are capable of so much more than we yet understand. We’re really something. Star Trek fans believe that, and so do I. For us, no limits.”
「人類能達到的成就,遠超出我們的想像,我們真的非同小可,星艦粉絲們相信這件事,我也相信.... 我們沒有極限」 ~ Gene Roddenberry
{星艦價值}
Star Trek The Original Series 1966 |
星艦的創作者Gene Roddenberry對於星艦作品的執念與理想,應該可以說影界史上最著名的烏托邦科幻作品最重要的靈魂,Roddenberry對於經典星艦的堅持,故事應該反映的價值,雖然迫於時代社會的限制 (Roddenberry的生平故事中有講到他在製作The Original Series的時候,他有時候必須為了讓影集繼續拍下去,因為他知道星艦能做出一定的改變,而做出編劇上的妥協,以致不少傳統價值的影子處處可見),對於推動現代我們認知的進步價值做出了相當的貢獻,星艦對於科幻的想像啟蒙許多後來投身科學太空產業的人才,星艦崇尚的平等和平未來即便過了半個世紀,仍是一個很有力量、值得追求的正向目標。
TOS左上, ENT右上, VOY左下, TNG中下, DS9右下 |
星艦經典五齣影集: The Original Series, The Next Generation, Deep Space Nine, Voyager, Enterprise 他們對不同的觀眾代表著很多不同的東西,但小編相信在最基礎概念上,我們稱自己為星艦粉的人至少能都同意的幾個要素,他們都是秉持了「探索/Exploration」的核心精神,每一集... 每一則新故事都在做兩件事: 探索新的科幻概念或情況+探索人性哲理,加總超過20天長的星艦影視內容,他們以積極的態度看待充滿未知難解的未來,故事的角色往往不完美,但他們的團結與渴望持守道德價值定義了星艦故事的特色。
TOS 界定了後續星艦的架構,一艘滿懷純真好奇心的船,她的船長還有核心主角班像是大家庭般的關係成了故事的活力來源,大膽挑戰當時社會價值、成功突破當時冷戰緊張禁忌議題。
TNG 將星艦提升到它的鼎盛時期,TNG 的成功造就了後續大幅度的擴張、星艦主流化還有星艦宇宙觀設定主體的確立,TNG 主角班的成功回響多年,它著實是新世代,傳承更精進了 TOS 的精神,貫徹Roddenberry 的野心,30 年後TNG編織的精湛科幻故事仍深深的感動像小編這樣的年輕觀眾。
星艦的戰爭在故事中的功能是挑戰星聯烏托邦的價值 |
DS9 與 VOY 構築在 TNG 開拓的宇宙,以自己獨特的方式全新去探索原本被畢凱艦長探索過的銀河,DS9 雖然好像是定點的太空站,卻巧妙的接上了銀河的另一端,後期更用全面性戰爭挑戰聯邦烏托邦的價值,最初先前看不到的價值探索,VOY 則是利用迷航在銀河另一端,長征回家的故事,探索聯邦價值在孤立無援的環境會如何轉變或突破;兩齣影集各自新增了銀河其他區域的宇宙建構,也利用主角班更多樣的外星元素,強化星艦世界科幻想像之豐富。
ENT 雖然是許多人眼中造成星艦在2000年代後期衰微的主因,它往聯邦的歷史回顧,將故事設定在過去人類剛起步踏入宇宙探索的時機,有點退回到 TOS 的環境,跟人類密切合作的外星種族只有瓦肯人,此時代的內部衝突比其他齣都要來的明顯,我們看到的是最早星艦人類建立烏托邦的過程,它好像是前面四部作品開拓新世界後,一個自我審視的作品,探索了崇尚烏托邦價值的世界必須附上多少努力來達成。
{企業號的傳承}
星艦精神,就像是「企業號」在星艦的聯邦中是艦隊中旗艦的稱號,它在每一個世代會由不同的船艦擔當,他們也許型號不同、大小不同、先進程度不同,但我們知道稱作「企業號」的星聯船艦就是一個崇尚價值的代表,團結、交流、探索與自我改正,他是一個追求至善的保證與願景。
你把星艦故事的架構與科幻元素拆開來,主角班、單集/兩集式的故事篇幅、開頭曲、相位槍科技、瞬間移動科技、複製機科技、曲速引擎科技.... 我們替換了什麼元素後,星艦會不再是星艦呢? 星艦嘗試時間旅行的故事也不少,有些情況幾乎奪走了主角們的科技,ENT 早期也缺少了很多 TNG 時代有的科技,小編覺得星艦的身分並不是建立在這些科技本身上,而是想像這些科技時的精神與態度,複製機排除了低階勞動力的存在、曲速引擎瞬間移動解決了交通上的耗時、相位槍是能用來防禦做出 stun 震昏的武器。
這樣難道就說其他那些作品「不能算是星艦」了嗎? 小編也不覺得如此,對於某些粉絲來說的確他們有權力決定不接受它們是「正統」,對小編來說新作品的存在,只是多了一層會持續影響系列作品身分的內容,IP 的身分與價值是可以被改變的,重點是在於不同作品會因為媒介還有粉絲的喜愛程度不一樣,而對於此根本身分影響有差別,就像是小編談過的連貫性強度,樂高星艦/星戰大家不討厭、看了很好笑且受家庭觀眾歡迎,但是它們難道會取代或是影響到作品IP本身的身分與內涵嗎? 我覺得不然。
為什麼要先從星艦講起,正是因為星艦的主體非常明顯的是他的影集,他的擴展宇宙不像是星戰如此的強烈且比重龐大,他的主幹線建立的作品價值與身分清楚,然後才有擴展宇宙的點綴,到頭來企業號仍就是星艦烏托邦主義的具體象徵,多年疊加的主線影集是蠻難撼動的基石,星戰呢? 這問題就複雜許多了。
— 探索星戰精神 —
「(原力)存在於所有生命中,他環繞著我們、他從我們流出、他控制著每個個體,但我們依然有自由意志,我們如果願意想要追尋的話,我們有個宿命。我們活著是有個原因的,那原因就是要去找到它(生命的意義)」~ George Lucas 喬治盧卡斯
{經典三部曲到前傳三部曲}
星戰經典三部曲還有前傳三部曲的歷史脈絡,有比小編厲害許多的前輩解析過,他們跟老盧本人對於美國越戰還有911事件後美國的社會等看法見解息息相關,不意外的,六部跟戰爭有關的電影要講的是反戰的訊息。
經典三部曲講述著被大帝國追著到處跑的小反抗軍,追求自主自由的生活抵抗消滅民主系統、屠殺異己、剝奪弱小資源、鼓吹歧視的帝國,一個無名的農村男孩可以成為全銀河的大英雄,三個社會完全不同階層的人: 公主、走私販無賴和農村男孩可以成為不可分離的大家庭;
前傳三部曲則是個帝國建立的故事,在衝突與恐懼氛圍下,有心有權勢的政治人物可以如何從中破壞一個屹立多年的民主政體,而同時一個全民英雄,天選之人可以因為愛而腐敗墮落。
分析星際大戰的內涵,小編覺得必須從其原始的架構談起,屬於60-80年代盛行的「太空歌劇」,星戰在故事性質上完全把它的「戲劇故事」還有這故事所探討的「社會人性」作為主位, 跟星艦比起來,星戰作為科幻作品對於科技的想像其實相當的缺乏,因為科技有目的性的嚴謹想像從來就不是星戰故事在乎的事情。
小編在之前研究「科幻與沙漠世界」的文章有更深入地去討論太空歌劇與星戰的特徵: 太空歌劇對於未來的想像仍是人與人之間社會的關係,橫跨銀河的戰爭,終究也是戰爭,小蝦米對抗大鯨魚隱含了盧卡斯反越戰的心態,主角群之間的愛戀情仇、正反派的善惡角力、政場心機爭鬥⋯甚至親子血脈傳承,依然是我們生活社會基礎都熟悉的概念,純粹是被投射到了一個太空科技進步的世界。
For my ally is the Force, and a powerful ally it is. Life creates it, makes it grow. Its energy surrounds us, binds us. Luminous beings are we, not this crude matter. |
在對於戰爭此議題的討論之外,老盧應用信仰與宗教的元素,灌注了「原力」這個類似魔法的神秘力量,原力脫去了種種有形象的宗教外殼,成為了引導與驅動人心的原始力量,光明與黑暗的掙扎,戰爭考驗的道德難題,在星戰的故事中到最根本就是人心中那兩股是非對錯、愛恨情仇的對立。
黑暗面是自私且是熱情、只在乎當下的,光明面是無私且是開脫、與世脫節的,老盧自己相信中間適度平衡的道理,他在多個場合、訪談、演講中談到的道理也相當符合這個概念,過度追求任何一方面都會造成對於自己還有周遭世界的不愉快,反戰之下... 星戰也不斷的用種種故事告訴我們內心的戰爭是相當有傷害力的。
星戰粉絲看星戰,想看到的東西百百種,各種深淺度的粉絲對於系列新作的期待也相差甚遠,有些粉絲認知中的星戰就是光劍、爆能槍、X-wing 、Tie戰機、滅星者艦、原力和絕地西斯等元素組成,有些粉絲心中的星戰是魔幻原力神力、路克戰神創建新絕地組織、索龍大元帥大反攻、克蘇魯式原力古怪神、遇戰瘋全面入侵世紀格局等故事,有些粉絲深愛著舊共和的古西斯絕地戰爭、瑞文的光暗無雙、西斯三巨頭的爭霸、西斯皇帝的不死傳奇,有些粉絲則是被複製人戰爭等動畫內容吸引,還有特別喜歡傳奇星戰上古歷史漫畫的粉絲,另外當然所有因為正史星戰電影入坑的新粉絲.......
{正史vs傳奇 星戰擴展宇宙}
不同於前面六部曲的星戰,正史的電影很多都倚賴著擴展宇宙的作品來補足增添他自己的內容,同時更會有相當多「自我參考/Self-Referential」的強況,電影身為主體作品卻塞入大量由擴展宇宙回流的元素,在不少情況都造成比較不深度的粉絲感到困惑。
就現況來論,如此的影視文化是常態,一個作品的工作除了是本身要有一定的娛樂性之外,同時也要兼任其他作品、續作、下一部電影的其中一個線索和作球手,由於星戰以電影作為主體的特色,每一次有新的影視作品推出,就會有一系列的漫畫小說圍繞著它配套出版,所以我在前一段論述才刻意沒有提到新的正史電影作品,因為在文本內容上的出品,就跟過去的影視文化有差。
傳奇時代的星戰,是六部電影之外,各界作品用自己的角度在「電影創建的宇宙」加入屬於該創作者的故事,為本來的宇宙開拓新的一塊版圖,到頭來他們終究是電影六部曲的附屬品,在精神上小編有辦法分別他們的明顯區別,主體就是其他擴展宇宙的磐石,六部曲對於原力的道理、對於戰爭的思辨和對於反戰和平平衡的精神,是其他作品都必須在一個程度上(由於設置於同一個宇宙)遵從的綱要,即使是將時間點拉到了電影故事前的上千年,絕地與西斯、原力奇幻、正邪對立、政治腐敗鬥爭等元素反而被更加深化,各個作品彰顯的面向不同,可是全都是六部曲經典的延伸。
遇戰瘋的故事挑戰了新共和內部的團結力,挑戰了銀河向保護生命之共同目標的凝聚力;
舊共和廣述絕地與西斯他們相衝突之信仰,還有各自在內部面對哲理上的質疑和系統性的缺失;複製人卡通以單元劇的方式探討戰爭中的多樣議題;
《絕地宿命》小說系列雖然表面上是套出更多克蘇魯神話元素,但本質上依然是原力哲理上另一層面的衝突,善惡掙扎的理解以更加魔幻的方式去透析;
原力解放讓玩家體驗以惡轉善的救贖故事,一個從小被訓練成殺手的西斯徒弟,有辦法掙脫西斯相互折磨背叛的惡性巡迴,作出犧牲給予他人機會反抗暴政;
上古共和主線反派因為力量的誘惑墮落,引發戰爭企圖奪權並拖其他絕地下黑暗面的路,它的故事是跟戰爭下傷害、原諒、救贖有關。
小編沒有篇幅每個案例都講一遍,但用正史的反例相比,我想傳達的意思應該就會比較明顯了。正史除了《曼德羅人》第一季、電玩《組織殞落》還有近期大力推行的《至盛共和》,有稍微擺脫正史好像強迫症一樣需要作球給其他作品的習性。
電影有漏洞時就好像期待觀眾「理所當然」要去買小說讀,或是無止盡的續集釣魚/Sequel Baiting,我不是要說每個正史擴展宇宙的作品都空洞沒有自己的內涵與故事,只是往往一個可以獨立清晰的小品故事,為了作為其他作品支柱而犧牲了不少該有的品質,尤其是那缺乏計畫的正史電影三部曲,連主角基礎心路歷程都沒有安排好,也難免定位不到正史時代明確的星戰主體精神。
新三部曲的探討,角色上的內涵,從「家庭傳承」(芮渴望歸屬而加入韓,進而傳承路克身為傳奇的英雄精神;凱羅出身不凡,卻拒絕了精神的傳承,甚至下狠手切斷此連結) 到「新一代需要學習的是他們已經夠好有夠多能力成就英雄之舉」,到「血脈家庭不定義自我身分」,來回反覆而且焦點模糊的主角三人組,到了最後一集才有短暫的聚在一起,芬恩變成大家的笑梗、波變成多餘的電燈泡? 新三部曲整體來看,他們各自應該代表的故事價值、他們的角色發展弧線都被扭曲到難以辨認。
至於抵抗勢力與第一軍團的衝突,任何深層內容都必須從小說《血脈》《Aftermath》等來加添,電影本身中的第一軍團一直都難以超出「換過皮套卻內容空泛的山寨帝國」而爾之形象,新三部曲對於戰爭的探討,除了中間 TLJ 賭場的橋段稍微有新意的議題之外,TFA 與 ROS 的戰爭衝突營造可以說是比一個孩童拿著玩具對撞要來的膚淺。
星戰一直以來都是電影主體的科幻系列,當它的1/3對於自己的身分都如此模糊,就會讓我這樣的粉絲面對「星戰精神為何?」這個問題,逐漸吱吱嗚嗚遲疑答不太出來,就變成只是一種感覺/ Just a feeling,直到我在星艦坑中間重新找到了檢視作品精神的新角度,我才有辦法回頭來面對自己對此問題的沮喪。
我不拒絕新正史對於星戰精神的加註貢獻,我甚至覺得至少他們有嘗試要複製過去星戰的風味與風格,TLJ 至少看得出有獨自前後完整的訊息要傳達,問題是他們的不一致導致正史時代目前大部分的時間都處於一個去向不明的狀態,到了第三部電影看完了我還必須很用力地去思考「新三部曲到底想講什麼」。
— 新共和的艦隊 —
星戰的精神與身分,就像是一支艦隊一樣,有著電影作為艦隊的旗艦在前頭領航,朝著一個大方向前進,而星艦精神好像企業號引領後續傳承,都向著「探索」的方向昂首闊步。
當今天這支艦隊的主要旗艦迷失了方向,其他附屬船艦理所當然也容易亂的陣腳,當旗艦需要多艘輔助船隻不斷的提供方向,整體艦隊的前進也就會被拖累。
I've got to save you... |
星戰之所以對小編很重要,正是它故事的力量與角色的價值,對我個人成長過程中有著相當的影響,喜歡它是我個人身分的一部分,星戰的精神也是我嚮往的價值,對於自私與公益論證的哲理、對於戰爭衝突的見解、對於人與人相處的價值,這才是星戰的精神。
今天若是把星艦的精神套到星戰的宇宙設定呢? 把相位槍換成爆能槍、把星聯換成了銀河共和、把曲速引擎換成超空間跳躍,但是故事理念與架構仍維持星艦之身分呢? 制度原則和探索未知的精神,在星戰的廣大宇宙中一定找的到一個時間點放入類似這樣的故事作品,但這樣的作品到底還是不是星戰呢?
還是反過來讓星戰的史詩冒險發生在星艦的科幻宇宙,拋棄探索發現與合作進步的故事核心,星聯作為要抵抗絕對威權暴政的羅姆蘭、克林共和卡達西恩等鄰居們,需要推翻其他政權拯救那些不同文化背景的外星人們,所有勢力不再是文化上平等的衝突,而是對錯分明的對立;這樣的星艦還是星艦嗎?
忒修斯之船出海遠征的任務是貫徹這艘船旅程的精神,即便今天是用了新的木頭打造全新的一艘船,並取其名為忒修斯之船二號,它仍是在執行最初忒修斯之船存在的目的;每個星艦影集的背景設定和船隻都不一樣,但是他們都載著觀眾前往那「前人未知之境」探索。
Where no one has gone before |
老盧說「每個人都有選擇追求屬於自己的命運與意義」,因為衝突始於內心的矛盾,我們每個人都有選擇追求正義、平衡、熱情關愛、原諒、不屈服於恐懼、不沉溺於驕傲虛榮、放下佔有欲、找到向不公威權批判抵抗的力量,從內在做起做出改變,正面健康地與身邊的人建立友宜.... 甚至是家庭。在我來看,星戰的新共和艦隊,只要秉持往「提倡和平」與「人心衝突」的主題精神前進,它就是延續星戰精神的一份子。
留言
張貼留言